top of page

當我一無是處,還值得被愛嗎

Updated: 1 day ago

當一無是處,一無所有時,我還有價值、還值得被愛嗎?


「Dragon's Den(龍穴)」,是英國流行超過幾十年的商業投資節目。之前看到一集,印象很深刻。


白手起家、製作護膚品的女子,希望獲得商業大亨的投資與指導。她所創立的公司盈利不錯,但在Covid期間反倒營業額下滑,這引起評委的注意,請她解釋。


「疫情期間,我希望多跟小孩和家人相處,所以放慢了腳步,花較少時間在宣傳生意,營業額所以下滑。」


此說法讓她即刻出局。


投資評委老實告訴她出局的原因。他們是來賺錢的,需要保持飢渴、把公司放在第一的創業家。疫情期間,人人上網,網路銷售黃金時期,是拓展業績的最佳時機,這位女子居然沒有把握這樣的機會!?


您怎麼看呢?


對我而言,賺錢或是陪家人,都是一種個人選擇。商業大亨站在他們的角度作出對生意的「正確選擇」,這位女子也必須活出她想要的人生。只不過,當今社會比較偏好「活動多些」、「賺多些」、「消費多些」、「知道多些」、「越多越好」的生活型態,特別是在商業考量和刺激經濟的鼓吹下,著眼羨慕的多是成功人士的輝煌,不知不覺會受到影響。


學習瑜伽後,讓我靜下來去思考,社會趨勢是如此,但我想要怎樣的生活?


二十幾年前,我在英國工作,很喜歡看Dragon's Den,並很嚮往成功人士的物質享受與閃亮名聲,以此激勵自己努力。當時的我,很不快樂,以為只要獲得「自己想要的」,就會快樂起來,變得更有自信。殊不知,內心的自我懷疑、空虛與傷痛,是累積再多光鮮外表與經歷也無法彌補的。


瑜伽,練習的方向是「減」,不是「加」,因為褪去一層層的光環也好、傷痛也罷,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。這樣的自己,超乎言語表述,是永恆的真實,不再牽絆於苦與樂。


聽過一個「天賦小孩」的故事。一位極具天賦的小孩,被遺留在無人的沙漠。他的天賦,在沙漠中毫無用處,也沒有人會給予掌聲。荒蕪之下,一無是處,一無所有。頓時,他的世界分崩離析,想要獲得其他人認同的飢渴靈魂在荒漠裡死去。這樣的環境,讓慣於追逐成就、傲冠群雄的他,必須變得平凡無奇。


然則,這時候的他,才能真正地「被愛」。


這個「現實實相」的世界,有條件的交易,無可厚非,就像商業大亨所做的商業決定,對他們而言是對的抉擇,但這並不是唯一「活出生命價值」的方式。(註一)


愛,到底是什麼?若缺乏安全感,愛變成是填補恐懼的方式;若不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,愛變成是增加自信的工具;若不勇敢面對自己,便會把生命的話語權交到他人手上。


以前,文章開頭的提問會引起我無限的恐慌。現在,漸漸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,但「有用」不代表我的價值。放下這個世界賦予的「有用」標籤,生命真實的永恆才能顯現,這也才是瑜珈所說不再受苦、活出喜樂的唯一方法。


內心,還在轉變中,對於提問,現在的我終於可以微笑相視。

P.S. 這張畫緣於網路上的一張照片,我很喜歡小羊的表情,就臨摹了。小羊,看起來很安心。


註一:關於「三種實相」:幻覺、現實與絕對實相,請參考上一篇文章


コメント


​於此登記,參加免費瑜伽講座與收到瑜伽哲學資訊

​© 2023 by Yun.Yoga.Portrait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