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我的蝴蝶式

Updated: Mar 7

聽聞,有人在做蝴蝶式時,老師兩腳分別站在此人左右大腿上,強行將其膝蓋貼地,造成他「恥骨聯合韌帶」​​過度拉扯而受傷,產生許多後遺症。恥骨聯合韌帶​​,位於骨盆前側,連接兩側恥骨,有穩定骨盆結構的作用,具一定彈性,但不能過度拉扯。


初期練習瑜伽體位法,我很羨慕做「蝴蝶式」膝蓋能夠貼地的人,甚至,我曾為了讓自己「開胯」,而忽略膝蓋的疼痛,導致膝關節的受傷。一度,越練「瑜珈」,膝蓋越痛,然而這是「瑜珈」造成的問題嗎?


誠實地反思,是「我執」讓自己的身體受傷了。 明明身體已經承受不了過度的伸展,我卻一味地使勁扯,為得是表面的膝蓋貼地。


蝴蝶式,伸展髖部和骨盆區域的肌肉筋膜,配合緩慢腹式呼吸,放鬆骨盆底肌群、促進血液群環,間接能夠減緩女性因月事子宮收縮的不適。


除此之外,蝴蝶式也能伸展大腿內側肌群,然而內側肌群對於穩定髖部以及減少膝蓋受傷扮演著重要作用,不可過於柔軟無力。柔軟度與肌耐力,兩者需要平衡。


根據《瑜珈經2.46》,「穩定」與「舒適」才是「體位法」。

sthira-sukham āsanam

स्थिरसुखमासानम्


對我而言,身體的穩定(sthira),需要以強健的肌肉作為基礎。身體的舒適(sukha),在於能夠「不使勁」地自然放鬆,而不是硬扯。所以,練習蝴蝶式的目的不是為了讓「膝蓋貼地」,而是讓身心穩定和舒適。


如今,練習蝴蝶式時,我的膝蓋依然無法貼地,但我的大腿肌肉透過長期肌耐力訓練而變得有力量。強健的大腿,讓我比較不會腰痠背痛,而且膝蓋也比二十年前還更健康!


從逼迫身體到聆聽身體,經歷放下不合理的要求、小我的脫胎換骨。練習「蝴蝶式」,不急躁,循序漸進,就能感受身心在體位法中的蛻變。



Comments

Couldn’t Load Comments
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.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.

​於此登記,參加免費瑜伽講座與收到瑜伽哲學資訊

​© 2023 by Yun.Yoga.Portrait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