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
瑜伽只是結合嗎?
常會聽到,瑜伽強調「#合一」或「#身心靈結合」,萬事萬物為同源的神聖本質。概念上,相對容易被大眾接受,但「合一」在生活中很難馬上做得到,例如:遇到討厭的人事物、自我批判或志得意滿的時候,分別心就會出現。 坦白説,自己一個人靜坐,心情平和,感到「合一」不難;然而,面對日常的繁...
yunyunportraits
May 4, 20232 min read
23 views
0 comments

我在眾中
數論哲學看生命的角度:你我同樣是嗷嗷待哺的小牛,需要回到群眾裡,吸允生命母親醞釀出的乳汁💗
yunyunportraits
Apr 19, 20232 min read
20 views
0 comments

瑜伽的吸引力法則
昨天,一位朋友發了訊息給我,分享他最近愛不釋手的一本書《愛的業力法則》。 作者是暢銷書《和尚遇到鑽石》的作家麥可.羅區格西。 我好奇問道:「最喜歡哪個部分?」朋友便拍了書的內頁,其中有句話,引起我的共鳴:「每個人遲早都會明白,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幫助別人得...
yunyunportraits
Apr 14, 20232 min read
10 views
0 comments

不需原因的寧靜喜樂
練瑜伽讓人快樂,但瑜伽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快樂。 快樂,往往是追求感官的享受,但瑜伽引領我們體驗的是一種不需要感官刺激的內在喜樂。 瑜伽有個「五身層」學說,認為人由「肉身」、「氣身」、「意身」、「識身」和「樂身」組成。簡單解釋: 肉身是要靠食物維持的肉體...
yunyunportraits
Apr 4, 20232 min read
5 views
0 comments


放下自己,做自己
邁入更年期,我有種「放下自己,才能做自己」的感受。
yunyunportraits
Mar 23, 20232 min read
41 views
0 comments


行動瑜伽(Karma Yoga)
與二十幾年未見的友人相聚,見面卻不生疏,感覺分離只是一瞬間的恍惚。 朋友事業有成,十幾年來把精力完全投放於工作,然而近來家裡有些變動,自己內心經歷低潮,讓他重新思考未來的二十年,是否仍要保持如此忙碌的生活型態? 無疑地,朋友喜歡自己的事業,只不過考量當下情況,他想要做出調整...
yunyunportraits
Feb 8, 20232 min read
19 views
0 comments


我是編故事高手
人們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往往會在腦內「編故事」,透過故事,大腦意識到熟悉的起承轉合,人的思慮就不再搖擺模糊,腦內同時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(dopamine)作為獎勵,它會讓人產生快樂、激勵或專注的感覺,許多成癮的行為都與多巴胺有關。然而,關鍵在於創造出來的故事不用是「正確」的..
yunyunportraits
Feb 5, 20232 min read
19 views
0 comments


更年期的另一種可能性
對於結婚、生子、買房等重大人生轉變,我們通常會很開心地跟眾人宣布和分享,為什麼面對「更年期」,態度就完全不同了呢?年年慶祝生日,為何不能寬心迎接自己踏入「更年期」?
yunyunportraits
Feb 11, 20222 min read
34 views
0 comments


三質性
根據瑜伽的觀點,世間萬物有三種不同的質性(gunas),分別是惰性、動性和悅性。從字面上,大概就可以猜想出每個質性的特徵。惰性是沈重、黑暗和昏沈;動性是動態、焦躁和不安;悅性光明、輕盈和和諧。
yunyunportraits
Feb 10, 20182 min read
51 views
0 comments